為什么90后不敢結婚?

結婚產業觀察·2021-04-12 00:00
3733
373萬對夫妻鬧離婚,2.5億人找不到對象,中國婚姻到底有多難?

373萬對夫妻鬧離婚,2.5億人找不到對象,中國婚姻到底有多難?

結婚率歷史新低、離婚率暴漲、出軌率再婚率持續攀升……年輕人為什么越來越抗拒婚姻?

單身自由、離婚自由背后,真的意味著進步嗎?一個生育率急劇下滑的社會又會遇到哪些危機?

有人說,90后00后是最不適合結婚的一代。

你,單身嗎?你,想結婚嗎?

先來給大家上一組數據——

2013年,我國結婚登記的人數是1347萬,而到了2020年,登記結婚的只有813萬對,是2013年的60%,創17年來新低。

同時,離婚數據為驚人的373.3萬對,幾乎是結婚人數的一半。

根據中國統計局發布的報告,中國的單身人口總數已達2.5億,相當于俄羅斯加上日本的總人口數!而未來,預測我國單身人口的總數可能會突破4億。

根據抽樣調查總人數中未婚人數的比例,乘以2019年中國人口總人數,得出2.5億單身未婚人數

年輕人終于可以實現單身自由、婚姻自由,但是,先別急著歡呼,你真的以為,這是一種進步嗎?

結婚率離婚率數據

2015-2019年,中國的結婚率持續下降,離婚率穩步上升。到了2020年,中國的離婚結婚比率已經達到了53.3%,意味著100對夫妻結婚,就會有53對離婚。

有趣的是,這10年間,升高的不僅是離婚率,再婚率、出軌率也都在升高。拿2019年來說,離了470萬對,但登記再婚的數字近456萬;

2000年,男性出軌率是11.8%,到了2015年,這個數字變成了34.8%,是原來的2.9倍;女性的出軌率也達到了15%。也就是說,大約每3個丈夫、每7.5個妻子中,就有一個曾經出軌。

高離低結、出軌、婚姻不穩定……如果僅僅用一句“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結婚了”,似乎并不能解釋這令人迷惑的一切。那么,我們這代人的婚姻觀,到底怎么了?

婚姻的本質

在搞清楚問題的答案之前,我們先來說說婚姻的本質是什么。

婚姻的本質,其實就是一種合作——

求婚訂婚辦婚禮,這一套流程只能算是表面上的儀式感,而婚前協議、財產公證、登記結婚,才能真正讓一段婚姻關系受到法律保護。

在這個意義上,婚姻的內核不是愛情,而是一種由合作產生的契約關系;夫妻,則是利益共同體。

當合作的結果是大于1+1,并且對每個人來說,都是大于1的,那么就選擇結婚,否則不結婚。

社會、經濟原因

我們父母那一輩,往往需要兩個人合作才能滿足生存和生活條件,婚姻,是兩個人搭伙過日子,成本低于一個人生存,合作共贏。

可現在,年輕人都有工作,養活自己基本沒什么問題。結婚,卻會把一個人的自由變成兩個人的日子,以前只夠養活自己的收入,也要一起花。

而且,雖說生活條件變好了,可90后卻更窮了。

最最最直觀的例子,就是房價。

咱們大概來看下全國城市的房價數據圖,總結成四個字就是:穩步瘋漲。什么白酒醫療半導體,在房價面前,都不值一提。

10年前,北京的房價是15517.9元/平米,而僅僅過了8年,就已經漲到了38433元/平米,直接翻了2.5倍。

原本能買兩室一廳的錢,現在只能買到個廁所。但老鐵們掐指算算,這10年間,咱們工資的漲幅水平呢?

中國式婚姻往往會和婚房牢牢捆綁在一起,沒房,結什么婚?

在一個“關于未婚職場人不打算結婚原因”的調查里(《2021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》),53.6%男性不想結婚的首要原因是“經濟條件不支持”。

而信息互通互聯時代,你這邊苦兮兮地還信用卡,那邊社交軟件又給你瘋狂推送“25歲存款10w+”,這種金錢主義和貧窮感帶來的暴擊,實在是太赤裸了。

再加上資本的壓榨、996的內卷……

高房價、高見識、高欲望、高攀比,讓年輕人生存壓力暴增,又無力改變,不管是足夠有錢,還是足夠沒錢,對于這代人,結婚的弊都大于利。

觀念上原因

除了經濟條件,觀念上的改變也是一大原因。

高達64.1%的女性認為“婚姻不再是必選項”而選擇單身。更多女性為了爭取更高的話語權和安全感,在自身經濟上追求長遠打算,接著追求個人品質生活,婚姻這一選項自然就靠后了。

離婚率為什么這么高?

而就算是結婚了,這一代年輕人對婚姻的態度也是:能過過,不能過就離。

根據調查顯示,導致離婚的最主要原因,是生活瑣事。

獨生子女政策下,被集體和家庭包容長大的90后,大多沒有經歷過繁瑣的生活細節考驗,誰也不會慣著誰。

前面也說了,婚內出軌率節節攀升,面對“隔壁老王綠了我”的情況,90后也是最傾向選擇直接離婚的人群。

現在回看,把婚姻比作一款游戲可能更恰當——

一開始大家都在玩兒,接著很多人發現這事兒“氪金”嚴重,比如買房,而大環境又不好,那些有錢有勢的重氪大佬太多,影響了生態平衡,有人左擁右抱有人母胎solo。

最后大家干脆不玩了,隨著注銷賬號的人越來越多,“婚姻”這套服務器變成了人跡罕至的鬼服。

而所有所有的原因,其實都可以歸結為——如今婚姻提供給年輕一代的滿足感,已經不足以匹配自我的欲望閾值了。

感情的事是門玄學,婚姻不是愛情的歸宿,認清這一點后,年輕的情侶更愿意相信,真的感情比一段名不副實的婚姻關系來得更實際。

而共同生兒育女、撫養下一代的意愿,也就變得更遙不可及了。

這么看,似乎年輕人活得越來越“人間清醒”,但為什么我說,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在進步?為什么全社會還是在逼年輕人結婚?

為什么要鼓勵婚育?

高離低結,最直接的影響是生育率的降低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正在跌破警戒線,總和生育率指每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數。一般而言,總和生育率達到2.1才是正常的世代更替水平,現在,中國總和生育率只有1.5。

根據社科院報告預測,到2027年,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即將到來。

當新出生人口少于同期死亡人口,便意味著國家將進入老齡化社會,

而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速度,比經濟增長的速度更快。

截止2019年底,已有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.54億,預計2025年將突破3億,2033年將突破4億,2053年將達到4.87億的峰值。

你可能會覺得,老齡化社會,關我屁事兒呢?

那我們不妨來看下最典型的老齡化社會——日本的現狀。

2018年,中國結婚率7.2‰,同年,日本僅為4.6‰,日本新生兒總出生數僅夠上91萬,但死亡人數已經飆到了136萬。

如今日本總和生育率僅為1.36,不結婚、不生育,沒房貸,沒煩惱,聽起來很爽對不對?

但是,這種狀態直接導致日本的人才儲備失衡,社會上重要位置都被年齡大的人占據,年輕人上升通道狹窄,拼命打工,卻沒有出路,進而對生活失去欲望……

日本變成了名副其實的“內卷之國”,失去活力的社會也導致經濟增長乏力。

數據顯示,日本2020年GDP萎縮4.8%,11年來首次呈現負增長。

低欲望社會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經濟上,事實上,已經有一代人嘗到了苦果。

在日本,每年有高達32,000例“無緣死”發生在無人知曉的角落。

一群孤獨老死的日本人,活著時沒有朋友,沒有配偶,沒有孩子;直到死去也沒人發現,更不知她們姓甚名誰。

當自由的潮水退去,到底是誰在裸泳?日本的現狀,就是如今中國即將浮出水面變成現實的預言。

就像墮胎自由是進步,但墮胎率高并不是進步一樣;

離婚自由是進步,但離婚率高并不是進步;

結婚自由是進步,但結婚率低并不是進步;

說到這兒,板娘我并不是催各位趕緊結婚趕緊生娃的意思。

個體選擇與低欲望社會之間的矛盾,并不是靠催促、逼迫個體就可以解決的。鼓勵婚育是必要的,但一味催婚、催生是沒用的,畢竟現在的局面不是年輕人的錯,只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。

阻止一個低結婚欲望社會,好的應對,應該是在理解了中國式不婚的深層原因后,在經濟、政策、社會福利上做出更適合的調整,

比如,改進住房、構建生育成本在國家、企業、家庭之間合理有效的分擔機制等等,讓年輕人真正自主、理性地選擇所認定的幸福之路,而非加劇焦慮。

每個人的活法有很多種選項,希望大家結婚,一定是因為相愛;生孩子,一定是因為自己想要。

[ 原創聲明:本文為結婚產業觀察轉載;來源:硬核看板;責編:風曉標;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。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結婚產業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。 ]關注微信公眾號:結婚產業觀察(wionews),每日推送,干貨互動精彩

服務熱線

15951931910

微信服務號

2020日本一道国产高清不卡_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_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白浆_天天躁久久躁日日躁